-
不銹鋼與亞克力的反差
施漢娜的工作室在廣州小洲村,她已經在這里將近兩年的時間。每天,她從麓湖來到工作室,“折騰”她的獨特作品,而我去采訪她的時候,她正在和助手緊張地籌備她的主題畫展。
獨特,是因為她的創(chuàng)作并非局限于平面,而是選擇了厚重、冰冷的載體———不銹鋼板和有機玻璃去表達她的感慨,她將自己對于藝術的理解訴諸于巨大的不銹鋼板和亞克力,試圖用冷暖色調的對比和視覺上的反差營造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她說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站在街邊用手里的相機去抓拍周圍的人和物,那些動態(tài)的景象讓她產生各種千奇百怪的想法。隨后這些動態(tài)的景象被凝固成照片,再被切割成碎片,進行重新排列或翻拍,復制在不銹鋼板和亞克力上,可能還涂上工業(yè)油漆。這種手法產生了強烈的視覺反差,你要遠觀她的作品,必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感,才似乎能從那看似凌亂的羅列中悟出點什么。
施漢娜不但喜歡厚重的載體,她喜歡的題材也同樣是厚重的,都市的鋼筋水泥、大型的造船廠、巨大的吊臂、現代工業(yè)的一角,甚至一般人絕不會去的垃圾場,都是她感興趣的所在。這位出生在英格蘭北部、畢業(yè)于愛丁堡藝術學院,后來與立斯藝術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馬克·奇沃頓及洛蒂·奇沃頓夫婦一起工作的女藝術家有著女性的細膩和男性的大氣,她在英國兩個主要的工業(yè)城市布萊特福德和謝菲爾德長大,那重型機械的轟鳴、煙霧和蒸汽的嘶嘶聲她非常熟悉,而當上世紀80年代她受聘為泰恩河碼頭區(qū)域畫一系列紀念畫的時候,對工業(yè)的興趣更被激發(fā)了出來。
她把她在廣州的這個展覽命名為“通向未來的橋,作于不銹鋼板上的畫”,她在那些作品里表現著新與舊時的嶺南,她眼中的廣州,歷史與現代的交織,或者碰撞。
HannahStevenson是一位生于英國、游歷生活過多個國家的藝術家,她幾乎每五年就會換一個地方生活,她喜歡觀察當地人的生活,從中觸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我是一個職業(yè)藝術家。”她這樣形容自己。
她有著典型射手座的執(zhí)著,炎熱的夏天,她依然襯衫、牛仔褲加一雙高幫長靴,就這樣出現在記者面前。
她的中文名字叫“施漢娜”,她正在不銹鋼板和有機玻璃上作畫。
標準的完美主義者
施漢娜住過很多個截然不同的國家和城市,這個過程對她觸動最大的,就是讓她在搬家的過程中和在一個新的地方開始生活的時候學會了如何能更快地適應新環(huán)境。
而且,她很少往回想,這一點是非常獨特的,很多人習慣去比較,和以前的人、以前的事、以前生活過的地方,但施漢娜不,她在一個地方生活就享受和關注這個地方,離開了,就不再去回憶。
在她沒來廣州之前,她在布魯塞爾、伊斯坦布爾、莫斯科、開羅和日內瓦都生活過,不同的地方帶給她靈感和觸動。“向前看,你會看到新東西。”她說。她很欣賞畢加索說過的一句話:“藝術的靈魂洗去日常生活中的灰塵。”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環(huán)境中,她希望能尋求一種方式來創(chuàng)造性地回應她的所見所聞。
今年的早些時候她去了云南旅行,她有個表弟在昆明,她非常喜歡昆明,還有香格里拉,認為簡直是人間仙境。那個季節(jié)正是櫻花開放的季節(jié),盛開的花朵十分吸引她,由此她想要創(chuàng)作一幅巨大的關于櫻花樹的作品。
她形容自己是完美主義者,這也正是她痛恨自己的,因為她對任何事(包括她的作品)都有種沒完沒了的追求。她對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她甚至從不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某一件作品,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她告訴記者,那些曾經買過她作品的人大部分也成了她的朋友,某次她去探望一位在20年前買過她作品的朋友,當他們手拿酒杯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施漢娜突然對朋友說:“哦,這作品我又有了新的靈感,我還需要這樣改一改。”
類似這樣的事情簡直太稀松平常了,對施漢娜來說,創(chuàng)作是永恒的,她喜歡挑戰(zhàn),這也是她為什么開始采用不銹鋼板和有機玻璃作為作品載體的原因。她的全副身心幾乎都已經交托給了藝術創(chuàng)作,她腦子里全是各種各樣的畫面,當她跟你交談的時候你也能感覺得到她很可能又有了新的想法。她說她曾經做過的最后悔的事情是將自己的畫扔進了尼羅河,因為當時她覺得那幅畫不合畫展的水準,可是她還是無法抑制地去追求她心目中的“完美”。
她的快樂很簡單
施漢娜在沒有定居廣州之前,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主要來自于書本,她翻出那些讓她認識中國的書給我看,一部算是歷史類的,另一部竟然是李白詩選。
她告訴記者,她喜歡詩,很美。盡管中國的古詩詞譯成英語之后意境盡失,可作為藝術家,她的敏感依然可以幫助她揣摩出一些意境而陶醉其中。
她也喜歡歌劇,更喜歡觀鳥。在廣州的這段時間,她最難忘的一天就是朋友帶她去濕地觀鳥,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jié),那靈動的生物讓她癡迷。然后朋友又帶她去番禺的19涌吃海鮮,至今她講起那一天還雀躍得不行。“如果有來生,我希望做一個詩人,或者,一只飛鳥。”她充滿神往。
她的快樂其實很簡單,一個充滿了自然美的很大的空間和一條非常繁忙擾攘的街道,就能讓她獲得快樂。
她選擇廣州,也是因為她覺得歷史與現代之間的交集很吸引她,一邊是兩千年歷史的老城,一邊是飛速發(fā)展的現代化新城,她置身其中,與周圍的人一起感受著這個新舊融合的時代,并試圖在其中尋找到一種平衡。
普魯斯特問卷
1.你認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不穩(wěn)定、心情易變的人,容易開心,但當我不滿意我的作品時也容易不開心。
2.你認為理想的快樂是怎樣的?
當我對一個完成的藝術作品感到十分滿意,那就是我理想的快樂。
3.你最恐懼的是什么?
失去我的一雙手。
4.你最不喜歡自己什么?
對我自己作品的要求,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5.你喜歡旅行嗎?最難忘的一次旅行是?
非常喜歡。中國云南的麗江和香格里拉讓我印象深刻,非常欣賞那里的風景。
6.你最痛恨別人的什么特點?
虛偽、假意。
7.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么?
信任。
8.你認為哪種美德是被過高評估的?
不肯定。
9.你對自己的外表滿意嗎?如果有不滿意,那是哪里?
我希望身高可以再高一點。
10.你最欣賞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質?
值得信賴。
11.你最欣賞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質?
忠誠。
12.請用一段話來總結一下你的前4個月的狀態(tài),包括生活、工作、身體、情緒、感情等內容。
主要是忙于籌備六月份的畫展,我的作品全在不銹鋼和有機玻璃上作成,都是大件的藝術品,主題是關于廣州的,新的和舊的建筑物。
此前我也曾到云南旅行,我有一個表弟在昆明工作,我到他的城市探訪,看到非常漂亮的景觀和盛開的櫻花。
我感到非常興奮,將要開始我的新作品,那將會是一件很大的金屬藝術作品。